一個向世界呼籲廢除核武器和和平重要性的象徵
1996年12月,在第20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梅里達會議上,它作為傳達核武造成的破壞的建築被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。 指定區域為原子彈爆炸圓頂屋所在區域,約0.39公頃。原爆圓頂屋建於 1915 年,是展示和銷售廣島縣產品的設施,也舉辦廣島縣的藝術展覽和博覽會。成立之初的名稱為“廣島縣物產展示中心”,後來更名為“廣島縣物產展示中心”,1933年更名為“廣島縣產業振興中心”。該建築由捷克建築師Jan Letzl設計,其結構由磚塊建造,並配有一些鋼框架,外部由石頭和砂漿製成。 建築為三層,正面中央有五層樓梯,頂部有銅板橢圓形穹頂(長軸約11m,短軸約8m,高4m)。當時廣島的中心地區大部分都是兩層木造建築,這些大膽的歐式建築極為罕見,它們倒映在河面上的現代美感使它們成為廣島的著名景點之一。 1945 年 8 月 6 日上午 8 時 15 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縣產業振興中心東南方約160m處爆炸,海拔約600m。爆炸的壓力為每平方公尺35噸,風速為440 m,因此建築物在爆炸和熱射線的作用下受到嚴重損壞,並被從天花板吹來的火焰徹底摧毀。由於爆炸波幾乎是垂直的,主樓的中心奇蹟般地沒有倒塌,但裡面的人卻瞬間喪命。 戰後,原產業振興館遺址因其頂部的圓頂和鋼架的形狀而被市民稱為「原爆圓頂屋」。 1953年,原爆圓頂屋從廣島縣移交給廣島市,1966年7月,廣島市議會通過決議,進行了原爆圓頂屋的保存工作。 此外,經過市、市議會等廣泛的市民活動,於1995年6月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古蹟,並由文化廳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保護。 1996年12月登入世界文化遺產。 如今,原子彈爆炸時留下的破壞已成為「不再廣島」的象徵,這是一個永恆的象徵,向世界呼籲廢除核武和持久和平的重要性。請注意,您不得進入原子彈爆炸圓頂屋。由於它不是一個可以進入的設施,所以只能從外面參觀。